新闻中心

走进甘肃 了解甘肃

来源:BB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9-23 10:06:55

  甘肃,由古代所辖重镇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古代曾设有陇西郡和陇右道,故又简称陇。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平面地形酷似一柄精致的“玉如意”,镶嵌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65万(2023年底),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其中东乡、保安、裕固族是甘肃独有民族。全省有2个地级市,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有86个县(市、区)。

  【地域地貌】甘肃省地处中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位于黄河中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整体西北东南走向,呈如意状,东西长1600多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4.44%,居全国各省区市面积第7位。

  位于第一、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区域,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主要有走廊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阿尔金山、黄土高原、甘南高原、西秦岭山地六个地貌单元。

  走廊北山包括合黎龙首中低山区与北山(马鬓山)剥蚀残山区。前者为准平原的岛状山,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主峰是张掖东北东大山,最高峰3616米,山地南陡北缓,矿产丰富。中国镍都金昌市就坐落龙首山东北麓。后者包括金塔北山、大马鬃山与小马鬃山,大部海拔高度在1800~2500米间,相对高差一般低于300米。

  河西走廊南侧祁连山和北部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东起黄河,西止汉玉门关,与罗布泊洼地相通,大部为祁连山的山前缓倾斜平原,自祁连山北麓至河流下游盆地中心,依次出现山前倾斜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由于酒泉嘉峪关黑山与山丹大黄山(又名焉支山)的横向断块隆起,河西走廊被分隔成疏勒河、党河流域盆地、黑河流域盆地和石羊河流域盆地三个内陆盆地。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较好,光热和水、土资源充足,形成若干绿洲。

  祁连山地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阿尔金山呈弧形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自然分界线。广义的祁连山西起当金山口,东至乌鞘岭,北界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东西长900~1000千米,南北宽250~300千米,面积约2060×104公顷。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

  黄土高原位居甘肃中部,是晋、陕、甘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1000~2600米间,主要分布在北秦岭以北,祁连山东延部分的乌鞘岭、毛毛山、寿鹿山、哈思山一线之南,以纵峙其中的六盘山(陇山)为界分为两个地貌单元。陇东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子午岭之间,北起长城,南面以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相接,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河谷、平川、山峦为主要特征。陇西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祁连山东麓南为西秦岭山系,北抵靖远、景泰一带的半荒漠地区南缘。甘肃黄土堆积范围很广,厚度巨大。乌鞘岭以东、六盘山以西地区黄土分布最为集中,厚度大多为100~3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黄土堆积最厚的地区。

  甘南高原达里加山至康乐县南的白石山一线附近),与西秦岭相接。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甘肃省地势最高的高山、高原交错区,也是昆仑、秦岭两个地槽褶皱带的连接区。整体上虽为高原,但山坡浑圆和缓,谷底盆地浅宽,致地表呈波状起伏,有“甘南山原”之称,呈现为山原区、高山峡谷区与中低山区三个地貌类型区。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东缘部分,除少数河谷外绝大部分地区高于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高原面地表起伏小,切割微弱,相对高度由东至西,从300-400米降至100-200米,多为宽阔草滩牧场与典型高原,为甘肃省重要的天然牧场。

  西秦岭山地太子山南至光盖山西麓直抵省界一线附近),邻接甘南高原,北与陇中黄土高原以露骨山至火炎山间的渭河、西汉水分水岭为界,东南止于甘、陕及甘、川省界。西秦岭以石质山地为主,是全省平地最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西秦岭山体大小、高低 及地质、地貌的差别很大。无论水平或垂直各方面,都有“十里不同天”,或“高一丈,不一样”的急剧变化。习惯上,以徽成盆地和西汉水上游的宕昌县中部为界,分为南秦岭、徽成盆地和北秦岭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甘肃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别显著,包含西风带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气候区,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多风沙。

  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

  降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少、区域分布不均、东西部差异大,且降水季节性强、年际波动大。全省30年年平均降水量398.5毫米(全国平均632毫米),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西部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河西中东部和陇中北部为100-300毫米,陇中南部、陇东南和甘南高原为300-750毫米。

  日照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全国平均2200小时)。河西走廊和甘南高原太阳能最为丰富,其中马鬃山最多为3300小时。全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700-6350兆焦耳/平方米,如果利用太阳能丰富区面积1%估算,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全省风能总储量居全国第3位,尤其是河西地区风能储量丰富。全省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37亿千瓦,可开发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5。

  【资源】土地资源甘肃省土地广袤,类型多 样,未利用土地占比高。土地类型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为全国土地类型丰富之最。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主要地类及面积构成情况:耕地519.52万公顷(7792.75万亩);种植园用地42.52万公顷(637.82万亩);林地815.17 万公顷(1227.48万亩);草地1411.40万公顷(21170.96万亩);湿地118.32万公顷(1774.80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8.01万公顷(1320.14万亩);交通运输用地(不含农村道路)13.38万公顷(200.67万亩);水域及水工建筑用地41.30万公顷 (619.43万亩); 其他土地(不含裸岩石砾地)293.43万公顷(4401.44万亩)。

  矿产资源甘肃是全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境内成矿地质环境和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90种(含亚矿种,下同),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34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71%;未查明资源储量的5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29%。已查明矿产资源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89种、水气矿产2种;未查明矿产资源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20种、非金属矿产33种。

  截至2022年底,列入《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汇总表(按储量规模分列)》《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勘查程度表》的固体矿产121种、矿区数1901个(含共伴生矿产),按照矿产种类,固体能源矿区229个、黑色金属矿区171个、有色金属矿区324个、贵重金属矿区446个、稀有稀土金属矿区44个,冶金辅助原料金属非金属矿区120个、化工原料非金属矿区136个、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区431个;按照规模,大型规模矿床159个、中型357个、小型1385个;按照勘查程度,处于普查阶段812个、详查阶段673个、勘探阶段234个。

  矿产资源储量截至2022年底,列入《甘肃省 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的固体矿产118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80种。据《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占比排名》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全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2种,分别为镍矿、钴矿、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硒矿、铸型用黏土、凹凸棒石黏土、建筑用闪长岩,居前5位的有52种,居前10位的有88种。根据《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变动情况统计表》,有63个矿种资源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增加的26种,减少的37种。全省主要优势矿产为:煤、铁、铜、铅、锌、镍、钴、铂族、金、钨、锑、凹凸棒石黏土、石膏、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等,具有储量较为丰富、矿石质量好、分布较集中、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技术经济和外部建设条件好等特点。

  水资源甘肃是全国水资源缺乏和最为干旱的省份之一,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12个水系。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6个水系。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2个水系。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苏干湖4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71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70.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9.4亿立方米,地下水11.52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307.8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60.5亿立方米。

  2023年,甘肃省总供水量115.80亿立方米,总用水量115.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91.42亿立方米;工业6.38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8.53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2.21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7.26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99.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3.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24。

  动物资源甘肃境内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822 种,其中两栖动物32种,爬行动物63种,鸟类572种,哺乳动物163种。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鼬等世界珍稀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有鱼类资源102种,其中大鲵、山溪鲵等十分珍贵。主要畜种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

  植物资源甘肃境内野生植物的种类非常之多,分布广泛,主要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有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类植物,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猫屎瓜等;野生果类,有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有951种,如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有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如: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菌、蘑菇、鹿角菜等。

  药材资源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经营的主要药用植物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夏草等。特产“岷归”“纹党”产量大、质量好,闻名中外。

  旅游资源甘肃资源富集度排全国第5位。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世界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8个。有A级旅游景区469家,其中:5A级7家、4A级140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0个、全国甲级民宿6家。新增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1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新评定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以上星级酒店16家,新注册旅行社企业211家。建成省级以上非遗工坊121家,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8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60个,推出春季乡村旅游精品线年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实施文化旅游康养重点融合项目259个,培育文旅康养骨干企业137家,推出康养精品线条。

  【历史溯源】甘肃古属“雍凉之地”,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而得名,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距今2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陇东地区的华池、泾川县就有人类活动。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甘肃人类活动分布地域从陇东扩展到陇右。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遍及各地,距今约8000年7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所发现的5200多处遗址中,甘肃分布有1040处。金石并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分布范围更广泛、稠密,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占80%。分布在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辛店文化、寺洼文化以及分布于河西地区的火烧沟文化、沙井文化,在甘肃境内都有丰富遗存。青铜时代的氐羌、西戎文化在华夏民族形成和早期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关陕地区发展,先后建立周王朝和秦王朝,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的甘肃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西汉前期,河东地区纳入西汉王朝管辖,河西地区成为匈奴驻牧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两次征战河西,随后西汉王朝“列四郡、据两关”,大规模移民实边,掀起甘肃历史上第一次农业开发高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东汉建立后,在羌人暴动的过程中,造就以皇甫嵩和董卓为代表的凉州军事集团,对全国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甘肃地区先后出现十余个割据政权。频繁的战乱给河东地区的社会生产带来非常大破坏;河西地区由于战乱波及较少,经济、文化得以较快发展。众多民族迁居甘肃,形成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隋唐时期,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西巡河西,在山丹焉支山主持召开“万国博览会”,会见西域27国使者,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唐前期,甘肃农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造就“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国闾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安史之乱”,驻防河陇的边兵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河陇地区,以其原有的部落制取代唐朝的郡县制,甘肃经济社会迅速由盛转衰。大中二年(848),张议潮领导沙州人民起义,收复河湟11州之地,并献图籍于唐,甘肃部分地区重归唐朝管辖。

  宋朝,甘肃境内甘州回鹘、曹氏归义军、沙州回鹘、西凉府吐蕃和陇右吐蕃等政权并立,宋仅控制环庆、经原、秦凤诸路。各政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回鹘的畜牧业、西夏的农牧业、宋代的屯田等各具特色。在各个政权此消彼长中,党项夏州政权进入甘肃,统一河西地区,建立西夏。元统一后,定宗二年(1247)阔端与萨迦班智达举行凉州会谈,此后,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正式直接行使行政管辖。明前期,甘肃官民筑边墙、兴屯田、倡文教,经济社会得到恢复发展。明中期以后,迫于吐鲁番 贵族势力侵扰,明王朝实行划关而治的政策,放弃嘉峪关以西地区,裁撤关西七卫,迁居民至嘉峪关以东,中断关外民间贸易,大幅压缩贡使贸易,贡使人员只允许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入关,朝贡时间由一年一贡减为五年一贡,丝绸之路趋于衰落。明代末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民族冲突、战乱频繁,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停滞不前。清前期和中期,由于实行积极的经济政策和大规模移民屯田,甘肃人口发展、农业开发达到历史高峰。清后期,近代工业、金融、邮电和学校教育在全省兴起。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加强西北大后方建设,在甘肃兴办现代工业、交通、科技、文化、教育。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和甘肃西北地区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玉门油矿的开发建设,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引起世界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甘肃的领导机构和各级政权机构快速建立,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社会得到恢复发展。随后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在调整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甘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建置沿革】夏、商、西周时期,今甘肃的东部和中部属“九州”之一的雍州,陇南部分地区属梁州。

  春秋战国时期,甘肃东部逐渐被秦国控制,境内陆续设立郡县。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设置的“陇西郡”,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郡级政区。河西地区为月氏、乌孙的游牧区。秦汉之际月氏、乌孙西迁后,河西地区成为匈奴的驻牧地。西汉前期,河东地区归汉王朝管辖,河西地区仍为匈奴占有。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后,甘肃全境基本上纳入中央王朝管辖。三国时期,甘肃省境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一小部分属蜀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甘肃地区先后出现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后仇池国等十余个割据政权。南北朝时期,今甘肃地区先后被北魏、西魏、北周统治。

  隋唐时期,甘肃省境大部分属陇右道及河西道,陇东地区属关内道,陇南部分州县属山南西道及剑南道。西夏占有河西地区后,取甘州、肃州第一个字,建立甘肃监军司,“甘肃”地名首次出现。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从陕西行中书省分置甘肃行中书省,甘肃首次出现省级行政建制,但统辖范围限于河西走廊、青海的海东地区、宁夏的大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兰州以东地区仍归陕西行中书省管辖,今临夏和甘南地区归中央政府特设的宣政院管理。明代废除元朝的中书省,改称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甘肃东部属陕西布政使司,河西地区归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清初分陕西布政使司为左右两司,甘肃地区属陕西右布政使司,治巩昌(今陇西县境),后改称为巩昌布政使司。康熙七年(1668)正式定名为甘肃布政使司,并移治所于兰州,设置巡抚,甘肃自此成为一个独立的省级政区,辖域还包括今新疆以及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光绪十年(1884),新疆分置建省。

  1929年1月,甘肃分置青海、宁夏二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管辖今甘肃及内蒙古西部。1954年,宁夏省并入甘肃省,1958年又分设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9年,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1979年,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此后,甘肃省的基本政区稳定至今。

  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亮点频出,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长廊。甘肃汇聚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 河文化、长城文化和红色革命等多元文化。发端于甘肃的敦煌学、简牍学、彩陶学慢慢的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显学。甘肃境内较好保存的秦、汉、明三代长城 长达3000余千米。甘肃是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莫高壁画、嘉峪雄关、魏晋砖画,武威天马、西夏古碑、麦积雕塑均是顶尖级国宝。

  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源头。甘肃天水是传说中的伏羲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天水境内至今保存的伏羲庙、卦台山、伏羲洞,大地湾附近的女娲祠,明清“羲皇故里”的砖石刻、牌坊等遗迹。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体,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丝路文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近四分之一。甘肃是丝路古道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形成了包括彩陶、青铜、汉简、石窟、长城和边塞文学等为主要内容的丝绸之路文化。丝绸之路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使陇原各地得以长时期地汲取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丝绸之路及其丰富遗存无疑是甘肃历史背景和文化中最有优势、最具光彩的亮点。

  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巴颜喀拉东流进入甘肃,在千里草原上编织了黄河玛曲第一弯;穿山绕谷,造就了高峡平湖、黄河石林等高原奇观;滋润大地,催生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黄河文化以源远流长的传统、博大精深的内涵、兼容并蓄的气度、自强不屈的精神养育着陇原人民。

  民族民间文化甘肃地域广袤,民族众多,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礼仪等,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画卷。甘肃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回族的古尔邦节,藏族的正月会、五月采花节,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纳顿”节等颇具民族风情。近年来举办的天水伏羲公祭大典、甘南香巴拉旅游节、庆阳香包艺术节、平凉崆峒武术节、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更是独具魅力。甘肃饮食文化久负盛名。兰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声名远扬;临夏、甘南的手抓羊肉、奶茶、蕨麻米饭等,别具一格。甘肃民族歌舞异彩纷呈。各地的社火歌舞、兰州的太平鼓舞、张掖的顶腕舞、陇东的秧歌、裕固族民歌、花儿、藏族歌舞,以及具有甘肃韵味的陇剧、道情皮影戏等深受群众喜爱。甘肃手工艺品巧夺天工。兰州微雕葫芦、平凉纸织画、庆阳皮影香包、保安腰刀、天水雕漆器、酒泉夜光杯、卓尼洮砚等。

  现代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甘肃历史背景和文化,不断催生着时代精品,培育了《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系列著名文化品牌,使甘肃的现代文化日益显露生机和光芒。《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诞生于1979年的华人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被海内外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也是三大主力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红军长征在甘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目前被列为各级保护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革命文物近万件。

  【市、县】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14个市(州),其中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其中57个县、7个自治县、5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乡(镇)】 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1356个乡(镇)、街道,其中337个乡(含32个民族乡)、892个镇、127个街道。

  【人口总量】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有非流动人口2465.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94万人。

  【人口城镇化水平】 2023年,全省有城镇人口1368.05万人,占非流动人口比重(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为55.49%,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茫茫戈壁望天际云端之上有天山

下一篇:2024年泰国世界修建设备及机械博览会CBA Expo